内容简介
《基列家书》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一本。整本小说其实是年事已高的牧师约翰•埃姆斯给自己的幼子写的家书,亦是一部浓缩的美国近代史。
在爱荷华州一个叫“基列”的小镇,鳏居多年的牧师埃姆斯在礼拜日的教堂里邂逅了现在的妻子莱拉,并在不可能生育的年纪拥有了一个儿子。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为了向幼子解释他从哪里来,又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埃姆斯借托这封书信回顾了自己的家族历史:他身为牧师的祖父如何狂热地参与美国南方如火如荼的废奴运动,让家庭陷入分裂和绝望,并与持和平立场的儿子至死无法和解;而埃姆斯自己又如何在漫长的孤独岁月里,调和自身的悲剧和对上帝的信仰的冲突。
《基列家书》是玛丽莲•罗宾逊最负盛名的作品,它用“父与子”的主题诠释了一个属于美国的悲伤的故事,隽永而平实地呈现了存在本身神秘而惊人的力量。
宗教如此深刻地与个体的思考和经历缠绕在一起,它和意识本身一样无法穷尽。如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灌输教条,那无论它的说教是关于基督教式的,还是安•兰德的世界观,都是很糟糕的。作家们似乎经常假定宗教是一种姿态,用来自欺或者欺人,但这只是偏见。——玛丽莲•罗宾逊
加尔文在什么地方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 员,上帝是观众。这个比喻总是让我感到新鲜贴切。因为它使我们成为自己行为的艺术家。上帝对我们的反应可以看作是从美学角度而不是从平常意义上的道德角度做的评判。我们对自己的角色有多少了解?
罗宾逊勇气非凡,能在一个宗教通常具有消极、暴力意味的时代里,如此书写信仰。 ——《纽约时报》
《基列家书》如国家般广阔,如思想般静默,如祷告般动人,气势恢宏,举世无双。 ——《卫报》
作者简介
消除自我之现代神话的本性》(2010)、《论事物的给定性》(2015) 。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发国家人文奖章。
基列三部曲是罗宾逊最负盛名、技巧几近完美的作品,优雅而深邃地勾勒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可以被视为美国国家和文化的一种自我疗愈过程,它用那些强有力的灵魂,呈现出美国失落已久的道德谱系。
原文摘录
逆境也会带来好处,真是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夜晚我在书房一边听收音机,一边看手里捧着的旧书。风在窗外呼啸,房子发出吱吱扭扭的响声。那时我忘记自己身处何方,仿佛又回到艰难的岁月,我所不理解的那些经历中竟有一些甜蜜。而这一切只能提高它的价值。我的意思是,你永远都不会弄懂你的经历真正的性质。或者那些经历压根儿就没有确定的性质。我还记得父亲蹲在雨中,水从帽檐上滴答下来,他伸出烧伤的手,喂我吃饼干,背后是那座教堂黑乎乎的废墟,雨水落在篝火的余爆上,团团蒸汽升腾而起。大雨瓢泼,妇女们一边照料东西,一边高唱十字架永存歌》。她们脚步轻盈,仿佛合着圣歌的节拍起舞。那年月,成年妇女不能让人看到自己披头散发的样子,可是那天,就连年事已高的老太太也像女学生一样长发披肩。那场面如此快乐,又如此心酸。我再次提起这件事情,是因为就是在那一刻我顿悟了生命。当我从父亲手里接过圣餐的时候,忧伤常常把我带回到那个早晨。我把它当作圣餐记在心中。我相信那就是圣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