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

作者
王小波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格式
epub
语言
中文

本书为王小波杂文随笔作品精选集.其中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 对日常生活, 社会现象的评点, 以及创作文论与少量书评。

内容简介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作者生平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68年至1970年调入云南集体农庄任“知青”。1971年跳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队,后任民办教师 . 1972年在北京市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作,1974年在北京市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作。 这段打工生活是他创作《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创作背景。

1977年,与《光明日报》编辑李银河相识并相恋。 1980 年,他们结婚,他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永远的地球》。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获学士学位,主修贸易经济学和商品学。 1982年在人民大学任教,开始创作《黄金时代》。 1968年在云南兵团开始尝试写作。 这是《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也是《无尽》的灵感来源。 1984年就读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获硕士学位。 他开始以唐朝传奇为题材创作小说,期间得到历史学家许倬云的指导。 在美国留学期间,王先生走遍了全国,并利用1986年的暑假访问了西欧。

1988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91年任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年成为自由作家,唯一的剧本《东宫西宫》获得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并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

王于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

评价

有人评论王的作品虽然有趣,但缺乏积极的主题,不能给我们启发等。 积极是我们的准则之一,但不应总是提及。 我觉得我的职责是尽可能写出有趣的小说,而不应该加入一些刻意的说教。 我的写作态度是给那些看小说的人写一些作品,而不是给那些没受过教育的年轻人……”

目录

序言
1 沉默的大多数
2 思维的乐趣
3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4 知识分子的不幸
5 花刺子模信使问题
6 积极的结论
7 跳出手掌心
8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9 论战与道德
10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11 我看文化热
12 文化之争
13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14 极端体验
后记
再版后记

评分及评论

暂无评分

来评个分数吧

  • 5分
    0
  • 4分
    0
  • 3分
    0
  • 2分
    0
  • 1分
    0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
免费资源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