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不是怪物,不是“传播病毒的人”。我和你一样,只是一个被莫名其妙的厄运砸中,拼命想回到平淡日常生活的普通人而已。
以2015年韩国流行传染病MERS为事件背景,以三位普通患者的经历为主线,还原冰冷数字背后,一个个真实而有尊严的生命的容貌。
2015年5月20日上午11点,首尔京畿道W医院,三名流行病学调查员抵达八楼。他们戴着内外双层手套,仔细检查病床、窗框、天花板,连一根毛发也不放过,试图找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踪迹。
那时,整个首尔都还在熙熙攘攘中运行,在MERS席卷的前夜,这座城市没有任何防备。淋巴癌初愈回诊的牙医金石柱、刚刚在病床前见癌症晚期的父亲最后一面的实习记者李一花、身为一家人经济支柱的图书仓库管理员吉冬华,他们在同一间急诊室擦肩而过,却不知日后将迈向同样的命运。他们中有人肺功能永久受损,短短半个月内失去20公斤体重,失去自己热爱的工作,却无人向她道歉。有人失去了自己挚爱的父亲,却也因此又失去了来见父亲最后一面的亲人,被孤零零地留在这个世界。有人在隔离病房备受病痛折磨,却始终温柔地对待每一个人,被称为“微笑男孩”。
他们不只是被编码的患者,疾病风暴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爱,也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说出不会遗忘、会永远记住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应该记住什么,必须找回“人”,而非“数字”。——金琸桓
作者简介
原文摘录
直到MERS宣告终止,国家赋予病人的数字里都没有“0”。数学里,“0”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但在计算人数时,“0”却不具有任何意义。疾病管理本部将首例病例定为“1号”,对之后确诊MERS的病例依序编号。人们却一直将那个男人称为“0号”。“0”这个数字,包含了未能抓住最后机会阻止MERS大乱的遗憾。不同的是,虽然像标签般贴在病人身上的数字是根据确诊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但是赋予医院的字母代号是随机的,因为担心若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会依据病人确诊顺序与行踪来比对出医院的实名,所以,医院一直使用国家赋予的代号。
最后,鲜于记者举起手:“公开F医院实名,与其相关的股价会立即大跌,对此市长有何看法?” 市长回答:“如果我回答这个问题,就等于是亲口公开F医院所在地,对此我无可奉告。不过我可以这样讲,在我看来,首尔市民的安全要比该医院以及与该医院有关的公司的损失更重要。正如身为市长的我把市民安全放在首位,希望政府也把国民安全放在第一位,现在绝对不是计较经济损失的时候。谢谢大家,记者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