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文学界得知《简·爱》《呼啸山庄》与《威尔德菲尔庄园的房客》的三位作者是少不更事的乡村女孩,勃朗特三姐妹立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就在三姐妹去世后不久的一八五七年,夏洛蒂的第一位传记作者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便为她们塑造出以家族悲剧为核心、以约克郡荒原为背景的传奇生平。自那时起,几乎每年都有某种有关勃朗特的“传记”问世。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行为指南到运用弗洛伊理论的心理传记,从戏剧、电影和芭蕾舞到游客指南以及印刷在茶巾上的图案,从耸人听闻的小说到细致严谨的学术作品——每个时代的人们都用各自的方式不断重塑着勃朗特三姐妹。
在《勃朗特迷思》这部现代文学传记的经典作品中,卢卡丝塔·米勒将传记、文学批评和思想史精彩地结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勃朗特三姐妹成为文化偶像的曲折历程。这部“元传记”不断革新着我们对于英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族和其所处文化背景的理解,不仅展示了勃朗特家族的生平,还揭示了传记艺术的不确定性。
作者简介
原文摘录
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另一位终其一生对勃朗特姐妹感到无比亲切的作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狄金森写给“主人”的信中随处可见《简·爱》和《维莱特》的影子。她的信与夏洛蒂写给埃热的信相仿,但诡异的是,信直到一九一三年才全部出版。 一八六零年,狄金森已经读过了盖斯凯尔的夏洛蒂·勃朗特传,她创作了一首诗悼念夏洛蒂,提出了自己对作者柯勒·贝尔与女人夏洛蒂·勃朗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她在诗的开篇将柯勒·贝尔描写为死去的夜莺,再也不会回来:
他们也许会失望地发现她的气质和激情澎湃、直言不讳的简·爱是那样大相径庭。她先前拒绝受邀前往伦敦,部分原因就在于她担心自己迂腐守旧的举止会使自己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