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拉摩的侄儿》×《这不是故事》
狄德罗哲理性小说的巅峰 辩证法的杰作
我多么愿意用生命的最后十五分钟回到巴黎与你共度,只是为了能够从你的声音里得到安慰。——伏尔泰
《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作品集”第二卷,收录《拉摩的侄儿》和《这不是故事》两篇。《拉摩的侄儿》是一部长篇对话体哲理小说,创作于1761—1762年间,但在作者生前并未发表。1805年,歌德将其翻译到德国,但直到1823年,根据狄德罗自己的手稿整理的《拉摩的侄儿》才首次在法国出版。《拉摩的侄儿》是一场对话,也是一场争论。谈话的一方“我”是代表普世价值的哲学家,另一方是音乐家拉摩的侄儿,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两人在咖啡馆遇到,攀谈起来,你来我往,越争越激烈,言语间充满了嬉笑怒骂、嘲讽思辨,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这不是故事》是一则短篇,1773年发表在《文学通讯》上,讲述了两个爱情小故事。
目录
拉摩的侄儿 1
这不是故事 133
作者简介
原文摘录
对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肯显出自己无知。文学家谈政治,政治家谈哲学,哲学家谈道德,道学家谈金融,金融家谈文学或几何学。谁也不想听别人说话,谁也不肯闭嘴,每一个人都大谈特谈自己所不懂的东西,所有人都由于愚蠢的虚荣或出于礼貌关系而自找苦脑。
他:你说得很对。你和我都存在,我们就是你和我。这才是关键所在。此外的一切,随它怎样吧!在我看来,最好的秩序,乃是必须我在其中的秩序;如果我不在其中,再完美无缺的世界,也是见鬼!我觉得,存在,甚至做一个话不得体的空想家,也总比不存在强。 我:没有一个人不像你这么想,没有一个人不遣责现存的秩序。可是他们没有发现,这样想,这样做,实际上是抛弃了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