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班牙暢銷150,000冊,2018年度話題之書
一本有點瘋狂的厭世逃生小說!
寫給在複雜人際關係中流離失所的人們
和簡單生活失去連結的世代:
明明維持生活可以很單純,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一個不想獲救的“魯濱遜”,重新實驗現代《湖濱散記》
- 十五萬名讀者爭相閱讀,攻占西班牙各大暢銷書排行榜。
- 本書作者曾獲西班牙電影最高殊榮哥雅獎。
- 社群媒體熱烈討論轉發,各大西文媒體如國家報、先鋒報、世界報,紛紛探討“摩丑族”在當今世代的意義。
- 本書售出法國、德國、義大利、葡萄牙等多國版權。
西班牙導演聖地亞哥・羅倫佐,拿下西班牙電影最高殊榮哥雅獎後,
厭倦了名聲帶來的浮華和紛擾,決定搬到一個只有七個人的小鎮,
過著每日砍柴、喝咖啡及做模型的日子,背離電影界的繁忙勞碌,
他在小鎮裡意外找到他所追求的快樂,並寫下《摩丑世代》這個故事。
這是一個充滿“摩丑族”的時代。
摩丑族,家中塞滿3C產品,一天到晚確認手機,害怕寂靜、害怕陷入只有自己的情境,
老是將一天填滿,渴望更多朋友和更多人愛,說服自己正過著快樂的生活。
對摩丑族來說,孤獨是他們亟欲擺脫的事。
本書主角馬努爾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剛出社會的他為了維持生計,將時間、身心靈全部投注於工作,幾乎無心思考其他事。他渴望與人產生連結,卻發覺難以融入任何群體。馬努爾就這樣於人世間遊蕩,不停尋求寄託。
直到某天,他的人生起了重大變化。馬努爾在一場遊行中被誤認為示威者,情急之下,他用螺絲起子不小心刺傷了警察。因為擔心被抓去關,馬努爾連夜開車逃亡。最後抵達一個叫”薩撒烏里耶”的無人小鎮,他決定先在這裡避風頭。
為了在無人之地存活下來,馬努爾開始研究如何用木材生火,如何在沒有燈光的黑夜裡自由行走,如何在沒有電的荒地中生出電來。第一次,他發現路旁不知名樹上長的東西,原來是李子,他體會到採果子果腹的滋味;第一次,他發現就算很久沒洗澡、沒用沐浴乳,身體其實也不會發出什麼臭味;第一次,他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卻真正擁有了時間,他散步、他種南瓜、他給自己設計數獨題目,他很“忙”,卻不倦怠。
匱乏的小鎮,竟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富足。
在薩撒烏里耶,他失去世界,然後找到自己。
只是,平靜喜樂的日子沒持續多久,隔壁竟然搬來了一戶“摩丑族”!
這些摩丑族帶來噪音、垃圾和一整晚燈火通明,更慘的是,給馬努爾帶來暴露行蹤的恐懼。
當馬努爾想融入社會時,這個社會拒絕了他;
結果當他一個人活出了簡單與快樂時,這個世界又不讓他一個人了。
馬努爾該離開薩撒烏里耶,再次逃跑到另一個無人之地嗎?
在這個摩丑世代,想要過得自由自在,最終難道只能“離群索居”?
作者在此書塑造了一個反英雄式的、特立獨行的主角,並用主角的流亡冒險,給充滿被剝奪感的世代提出一個大膽的逃生方案。
本書2018年出版後攻占西班牙各大暢銷書排行榜超過五個月,成為該年話題之書。作者在書中發明的“摩丑族”、“私殼族”等詞更在社群媒體上引起熱烈討論和轉發。本書雖是虛構,但故事背景顯而易見在描繪當今社會,深受共鳴的廣大讀者,似乎是透過此書加入了一個實驗計畫,身在摩丑世代,內心卻藉由這個故事,跟著主角一起脫逃。
作者特意以幽默的文筆寫作,其實帶有濃濃酸楚的諷刺意味。《摩丑世代》有如當今的《湖濱散記》,只不過少了道德喊話,也放棄歌頌人性,從所有正向的關鍵字全面退守,一心一意說一個好“厭世”的故事。這本書之所以在西班牙獲得廣大迴響,正是因為它給了無法灑脫的人們一個放下一切出走的機會,在生活中喘息,彷彿我們尚未失去心中的鼓聲,彷彿我們離“摩丑族”還很遙遠。
推荐及评论
2019年西班牙卡拉默獎年度最佳圖書、西班牙獨立書商協會2019年獨立書商獎、2019年納瓦拉書店賞、《加泰隆尼亞報》年度圖書、《國家報》2018年最佳書籍、蟬聯26週《先鋒報》最暢銷書籍、蟬聯14週《國家報》最暢銷書籍
B編(編笑編哭)經營者、山女孩Kit《山之間》作者、法蘭FranFrandé法蘭黛樂團 主唱、陳曉唯作家、曾彥菁文字工作者、喬齊安百萬部落客、專業書評家──共同推薦
鬼才導演以顛覆手法執導,樂趣一百分的爆笑版現代魯濱遜X《湖濱散記》文學。反文明與自由主義的思想內涵,在天災病毒肆虐的2020年讀來格外值得我們省思。──喬齊安(百萬部落客、專業書評家)
作者简介
受夠了電影世界的繁忙,羅倫佐決定投身文學。出版過《小小孤兒》(Los huerfanitos)、《百萬》(Los millones)與《慾望》(Las ganas)等小說,皆大獲好評。《摩丑世代》是他第四部小說,風格最為純粹、最具政治意味、詞藻也最為淸麗。這部作品的主角就和羅倫佐本人一樣,住在一個杳無人煙的村莊內,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譯者:劉家亨,西班牙語譯者。聯絡方式:liuhugo69@gmail.com